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校友寄语 >> 正文

浓烈情感的又一次宣泄 ——2005级生物技术及应用1班 王鹏翔

2017年06月17日 00:00  点击:[]


王鹏翔,2005级生物技术及应用1班学生,中共党员,辅导员助理,2008年7月升本考入滨州学院,2010年考入河北大学,现在青岛就职。05级是我带的第一批学生,那时我们学校还叫山东教育学院,我们学院还叫生化系,5个专业7个班,300多个孩子,有的比我大,大部分比我小2、3岁。王鹏翔是我接待的第一波报到的学生,一头发黄短发(后来知道是天生发黄),戴着一大串项链,穿着拖鞋大裤衩,就这样跑到办公室来报到——刚刚大学毕业的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他和大学生的形象结合起来。可是接触之后就会发现,他在粗犷的外表下有一颗尤其细腻的心。他是幸运的,他能够考取专升本更多是因为当年的大规模扩招而不是他的努力。但是他也没有辜负这份幸运,能够考上河大,进入院士的课题组则是完全靠着自己的努力了。所以当他跑到漠河,当他登上青藏高原的时候,他体会的不是苦,而是从事科研的乐,对于一个热爱生物学的人来说,这是一种纯粹的幸福。然而他又是不幸的,如果不是家庭的变故,他应该在专业的路上走得更远,至少博士毕业了吧,或者会在职场上更进一步。生活总有很多无奈,也许能够化解的,只有接受之后的执着。不可否认,当时学校能给他们提供的物质条件还是非常有限的,原来那个狭窄的校区也曾经带给我不比他们小的失望。王鹏翔是热爱生物专业的,他是一个认真到变态的人,对于自己的坚持有种近乎洁癖的执念。也许这正是我和王鹏翔想给大家传递的——你如何定义成功?你如何安放自己的执着?你如何面对现实的无奈?或者至少,我希望你们读到历史——学校的变迁和发展,也许是你们现在所无法轻易体会的。王鹏翔毕业的那个7月,我们学院搬到了章丘。他们对济南那个陈旧狭小的校区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对章丘校区也有着自己的感触,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代入自己的感情,或是羡慕,或是遗憾,或是感慨。要惜少年时,莫负好时光。

——编辑按语

 

 

 

 

师弟师妹们你们好:

终于轮到了我们了,如以往一样,张老师又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提供这样的一个机会与大家交流。我是2005级生物技术及应用1班的王鹏翔,一个喜爱生物这个专业的人,当初是看着咱们母校的名号和专业来到了这里。可能和当初很多人一样,踏入大学校园的第一天感受到的只有失望,我们所在的校区甚至连一个足球场都没有,在食堂吃的第一顿饭就吃出了苍蝇,宿舍醉人的厕所至今也是最难忘的回忆之一……但是在毕业之时,我们没有人在在意这些,离开时心中只有不舍的泪水,因为我们曾慢慢感受到这里的美好,也是我在这写下这些文字的原因。

大一进校时,我曾想要努力学习,实现梦想,但在松散的大学生活里让我渐渐堕落了下去,在后来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中每次想起之前敬业的老师都对自己的当初感到懊悔,也是我大学阶段最大的遗憾之一。后来专升本在集体撞大运(此处相信会有别的同学详细描述)后去了滨州学院,在一个畸形的环境下经历了两年认真学习的时光,感受到了在自觉情况下认真学习的充实,这种充实并没有缺少游戏、电影、喝酒聚餐等各种娱乐,也是第一次为自己曾经的荒废感到后悔,后来还算顺利,考研去了河北大学,在那里经历了又一段难忘的回忆,结识了又一批好朋友,从事了三年喜欢的科研工作,因科研需要出野外去到了许多向往的地方,2013年毕业时在纠结之后放弃了继续读博,之后又经历了一些家庭的变故至今,目前在青岛的一家小生物公司做技术支持,业余跟几个朋友一起做了一个电影类为主的闲聊网络电台,处在一个游离于梦想和现实之外的迷茫阶段。

 

 

以上就是我过去十几年的大体经历。在教育学院专科的三年毋庸置疑是我最为难忘的一段,我们是张帜老师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届学生,我们每一个人无不庆幸遇到这样一位兄长和老师,大一开始时落选班长的我本以为会悠然渡过三年,然而却因为为“帜哥”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而在大一下学期补选的时候加入了学生会,直到毕业离校的那天早上,跟大家做完最后告别,走出实习的团总支大门,泣不成声的离开实验楼。那三年的我们结识了一批好兄弟,眼看毕业已接近十个年头,包括张老师在内的我们十多个人依然保持着每年两次以上的聚会,或是在青岛,或是在济南,唯一改变的是不断加入进来的女友、配偶和孩子,这也是我们“荒废”时间里最大的收获和骄傲!至于我个人,三年里面还存在两大遗憾,如之前所说,在感受到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充实之后,为自己曾经荒废的学业感到深深的惋惜,特别是在每次感到自己薄弱的基础的时候,我们平时一点一滴的学习积累都是后来推动我们前进的重要基础,不要小看任何的一个阶段;另外就是错过了一些珍贵的感情,当然这个后来总有人会去弥补,但是回想起来总还是有些遗憾,希望大家能在这珍贵的时间里努力学习,勇敢去爱,能够收获如我们一般的友谊。

很无奈硕士毕业后的我始终处在一个不定的状态,有过未能善终的考博,做过新建生物提取公司的内勤,高通量测序公司的科技服务口的技术销售,以及现在的一个小的细胞公司的技术支持,有我自己的原因也有些现实的无奈,目前唯一坚持超过一年的事情就是跟几个喜欢电影的朋友一起做的“海盗电台FM”,尽管是作为一个业余生活的丰富。自从2005年踏入大学校门以来,回首过去的十几年有太多的话想说。很多人说生物是个坑,但是我从未为当初的专业选择后悔过,而且我觉得对大家来说生命科学的前景一片光明。但我们要做一个有准备的人,关于学习我给大家两条建议:一是坚持看文献。这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的事情,这里的文献所指的是SCI收录的文章,而不是所谓的国内核心那些,如果没有特别感兴趣的方向,建议从大点数文章开始看起(影响因子9.0以上),找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就好,坚持下来会取得很大的收获,不只是专业知识的提升,还有科研思路和眼界的开阔;二是如果能力可及的话学好计算机。如今的生命科学早已进入大数据的时代,能够同时掌握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的人是任何方向都迫切需要的人才,学好计算机无论继续深造还是尽早就业对大家都是大有裨益。至于其他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道路,但是请记住珍惜身边的朋友,珍惜现在的学习时间,不要荒废了这美好的阶段就好。

 

 

在我们入校之时,咱们的院系还叫“生化系”,我们毕业的时候咱们的学校还叫“山东教育学院”,不得不无奈的承认,咱们距离已经挺远了,但是母校和张帜老师就是联系我们的纽带,我们对这里有太深的感情,希望我们的经历能够给大家带来些帮助或启发。人在不同的阶段,眼光和思路难免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东西进去之后才会真正看得清楚。曾经在专科时,学校外聘会山大和农科院的老师给我们上课,当初我们觉得能接触这样的老师好牛,后来读研去到了院士的课题组,随时可以走出实验室敲敲门跟老先生讨论问题,然而如此却还对环境有了许多的不满,有时自己也感叹前后的反差会如此之大。所以真的希望我们能有机会多些交流,让我们的存在更有意义。关于以上所述问题,有需要交流或者帮助的,欢迎与我联系。

                                                                               

2017年6月13日

                                                                                

QQ:313584461

微信:bkocwaly